竹,一直以来都是君子的象征,它以高风亮节,虚中洁外而被文人所喜爱。而在历代能工巧匠的手中,竹与人的关系则更为紧密。
竹编工艺,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,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。在过去,人们因地制宜,用竹子编制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,心灵手巧的农村人,还会利用竹来谋生,由此产生了一项专事竹编的职业——篾匠。
【资料图】
祖祖辈辈,世代相传,使得这一门技艺得以在时间长河中传承下来。今年77岁的刘宜生,在31岁那年从父亲那里接过了竹编的手艺,这一编就是46年。刘宜生说,他的父亲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他们一家,而刘宜生这一辈子的时光,也都是在跟竹子打交道。得益于家传的手法,刘宜生的竹编技艺非常扎实,各类用篾制作的竹制生活用品,他基本都能制作。而在他的手艺中,最精湛的当属制作闽清层篮礼担。
闽清层篮礼担
层篮礼担是闽清嫁娶、生子习俗里的必备用具,用来装扮成“花担”,装礼饼、瓜子、香烟、糖果、花生、寿面、猪蹄等,讲究的就是一个礼数周全,优雅好看。小小的容器,纵横的竹香之间,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和家的温暖。
非遗竹编传统手艺人刘宜生:“古时候人们办喜事,层篮礼担都是要去有条件的人那里借来用的。以前一个村里,如果有1担或者2担层篮礼担,都是很像样的了。”
要制作好一个竹制品,最重要的就是篾片的制作。篾片不仅需要粗细恰当,还要厚薄均匀,而这也正是做好层篮礼担的关键。刘宜生说,制作层篮的竹子,都是选用4年以上竹龄的毛竹,经久耐用。若没有使用4年以上竹龄的竹子,则层篮礼担的耐用性会不足。
选竹刮青、剖竹劈篾、拉丝打磨等等,正是这些繁琐又耗时的步骤,成就出了条条温和细腻,可被造型的篾丝。而这功夫,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熟练的,是需要时间慢慢积累沉淀的。
刘宜生:“我年轻的时候做一担层篮,只需要9天。现在,我做不了了。去年一整年时间,只做出了7担,中间常常都要休息一阵。”
用篾刀利落地剖开竹筒,反复劈薄、拉丝,开成大小一致的竹片。而这期间,精准度的拿捏,全凭眼睛和双手。刘宜生坐在竹凳上,虽然看上去饱经风霜,但眼睛明亮有神。双手翻动间,一条条纤细的竹篾成型了。
刘宜生:“像这个层篮的手艺,是需要相当高的手技,要出师最少需要三年。要求做出来的隔层,要能灵活地重合起来,而且做出来的层篮要正好可以装100斤的礼饼。”
成型后的竹篾,还要根据层篮制作的用量,选取出合适的数量,进行蒸煮上色后方可使用。接下来,便是挑一压一的手工编织。看似柔软的篾丝,依然有着属于竹的坚韧,在交错编织之间,刘宜生的指尖纵横翻飞。普通的竹子,在他粗糙的大手中仿佛有了灵性,各就其位。
刘宜生:“编的工序其实是最费时费力的,因为它用的是细篾条,且几何图案和吉祥文字的编织都有讲究,后面还要敲上铜片锁边。”
闽清层篮礼担
编竹篮看起来是一件简单又平常的小手艺,可这里面却包含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心酸。那个没日没夜,起早贪黑的加班加点,是一家人的生计所望。四十多年,日复一日的编织,年复一年的破篾,刘宜生的双手早就已经长满老茧。
刘宜生:“早年,我们村有二十几个人会这个手艺,现在已经没有人来学这门竹编手艺了,只剩两三个人了。我老了,也做不了了,所以也没有办法传下去了。但在其他的地方总归还有人在继续。”
对于坚守了一辈子竹编手艺的刘宜生来说,失传是遗憾的,但也是释然的。
竹编,是祖祖辈辈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传家之宝,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,有着深远的意义。如今,手编竹艺也被搬上了银幕,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乡愁。
延伸阅读
竹编常用手工用具:
篾尺,主要用于丈量尺寸和编织是挑起经篾、穿插纬篾之用。
篾刀,是竹编艺人的主要工具,破竹、启篾、分丝等操作都离不开它。
剑刀,是一种使竹片、篾丝达到宽窄一致的工具。
刮刀,专门用来刮篾、浑丝的刀具。
手钻,是竹编产品钻孔的工具,如夹口的胶合、产品的封口。
卷刨,又称“一字刨”,用来刨光竹编中的夹料、提手等部件。
榔头,竹编榔头比木工榔头小巧,在竹编品装配时作敲竹竿、圆钉之用。
锉刀,常见的有尖头锉刀和平头锉刀,用于锉产品的夹料或环料,使其平整。
标签: